近日,安徽合肥、池州等地多家餐馆未取得冷食类食品经营资质售卖凉菜被处罚。事件引起广泛关注,“拍黄瓜”为何会被处罚5000元?餐饮店要想制作凉菜销售需要办理哪些证件?日常购买凉菜需要注意什么呢?这宗个案显然颠覆了不少网友对处罚的朴素认知,但是列入处罚对象的当然不是“拍黄瓜”,而是超营业范围从事冷食经营。这其中,包河区王良才酸菜鱼望湖城店有《营业执照》和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,但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上的许可项目没有冷食类食品制售。当事人未经许可在网络平台上经营凉菜,违反了《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》,构成未经许可经营冷食类食品的违法行为。包河区市场监管局最终决定对当事人予以没收违法所得244元、罚款5000元的处罚。根据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》、《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》等有关规定,生食类、裱花蛋糕、部分冷食类食品的加工制作,应在专间进行。那么,饭店里若是制售凉菜,需要办什么证件?
餐饮单位若要经营凉菜制品,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的经营项目必须有“冷食类食品制售”一项,否则属于超范围经营。而冷食类许可的要求,需要不低于5平米的独立空间,具备二次更衣的消毒设施,空气消毒设备和独立空调等。
之所以将“冷食类食品销售”在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上单独列出,是从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角度出发的。凉菜是冷加工,属于冷食类食品,不像热菜那样在食用前经过高温烹饪灭菌,加工过程中稍不注意或贮存不当,极易被细菌污染,食用后会引发肠道疾病或食物中毒。因此,冷食类食品一直被列为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,为防止被微生物污染,在场地设置、设施设备和操作上要求更加严格,尽可能减少环境造成污染。
◎购买凉拌菜应尽量选择储藏条件较好、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商场、超市和熟食卤味店,并注意店内从业人员健康证公示情况;不要购买路边流动摊贩常温裸装销售的散装凉拌菜。◎未及时食用完毕的,应在5℃以下冷藏,但也不应超过24小时,以防发生腐败变质。消费者食用凉拌菜出现身体不适时,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。◎随着季节变化,温度升高,网络餐饮外卖风险加大,应谨慎选择生冷食品,尽量不选择凉菜、生食类食品、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品种,要认准具备凉菜制售资格的商家。◎最好选择距离较近、可短时送达的餐饮单位,具备一定储藏保鲜条件的餐馆是最好的选择,比如使用密封保鲜盒盛放菜品、采用低温冷链配送等。◎收到订餐食品后,先查验其包装是否使用封签对配送食品予以封口,包装及容器是否清洁、完好,配送的食材是否变质或受到污染。◎签收后请尽快食用,切勿长时间在常温下存放,防止食物储存不当发生腐败变质。同时注意留存好订餐截图、消费记录等相关凭证,养成良好消费习惯,如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,请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。